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》(GB 42295—2022)第1号修改单(征求意见稿)解读

时间:2024-08-29

来源:消费品工业司

导语: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》(GB 42295—2022)第1号修改单(征求意见稿)解读

  近期,国务院安委办部署开展全国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,将健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作为其中一项重点任务。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办部署安排,组织对强制性国家标准《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》(GB 42295—2022)进行修订,形成第1号修改单(征求意见稿),于2024年5月30日至6月28日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。本次修订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内容开展:

  一、加严关键安全指标

  为提高电气线路安全性,防范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,本次修订对相关安全指标进行了细化和强化。例如,进一步细化了主回路的界定和布线要求,从技术层面要求车体内部高电压部分(驱动电路)和低电压部分(控制电路)需进行分离,以减少绝缘老化和漏电风险。此外,还加强了电池短路保护要求,针对导线连接部位规定了更为严格的接触电阻限值,有效防范因电气线路老化和短路引发的火灾事故。

  二、强化相关标准的协调性

  本次修订更加注重与锂离子电池、充电器等其他电动自行车相关强制性国家标准之间的协调统一。例如,对涉及车载充电器的条款加以调整,从而与《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》(GB 42296—2022)第1号修改单(征求意见稿)保持一致;又如,考虑到《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》(GB 43854—2024)已正式发布,对锂电池的相关安全指标进行了详细规定,为避免标准之间的不协调及冲突,本次修订删除了原标准中4.8.4、4.8.5、4.8.6、4.8.8、5.10.2等关于锂电池的条款,今后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完全按照GB 43854—2024中的要求执行即可。

  三、提升标准的可操作性

  本次修订对部分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了优化完善,更加便于后续实施检测和认证,不仅能够降低检测成本,也避免由于理解不一致影响标准的落地实施效果。例如,征求意见稿简化了电压测试方法,完善了温度异常报警试验程序和要求,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便捷性。此外,为了与产品的质量监管工作衔接,本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导线的取样方法和测量要求,有效减少了可能产生的争议,方便今后市场监督抽查工作的开展。


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
凡本网注明[来源:中国传动网]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和视频文件,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(www.chuandong.com)独家所有。如需转载请与0755-82949061联系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“中国传动网”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,版权属于原版权人。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。
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
回顶部

网站简介|会员服务|联系方式|帮助信息|版权信息|网站地图|友情链接|法律支持|意见反馈|sitemap

中国传动网-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"互联网+"创新服务平台

网站客服服务咨询采购咨询媒体合作

Chuandong.com Copyright ©2025 ,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24280765号